close

女人四十,該捨棄與該開始的 擁抱妳的隨心所欲,今天也要問候自己過得好不好
여자 마흔, 버려야 할 것과 시작해야 할 것
作者:鄭教暎

 

 

準備人生的下半場

「無法依據人生的晨間節目來度過人生的下午。因為,早晨時曾經很偉大的東西,到了下午就變得一文不值;早晨時曾為真理的東西,到了下午就成了虛假。」

──卡爾.榮格(Carl Jung)


或許,我們不需要有誰的指示,也會老實認分地遵循人生的晨間節目,度過現在的時間。「這不是我想要的人生」、「夢想?這把年紀還談什麼夢想?我現在已是風中殘燭、凋零之花了,只能成為孩子的後盾,看能不能幫他們找到夢想」、「真不曉得該怎麼度過餘生」、「雖然認真活到了現在,但只要想到未來,還是會心生畏懼、茫然不已,可是又有什麼辦法呢?人生就是這麼一回事嘛!」這都是我們身邊耳熟能詳的話語。

女人四十,我們才過完人生的上午,還有一半的餘生要過。我們應該要做大掃除,將蠶食我們人生的舊習驅逐,以嶄新的心態迎接人生的下午。

人生的變化,全然取決於我們面對時的態度;請檢視人生的晨間節目,將該留下與該拋棄的內容整理出來。榮格將四十歲的危機感視為一種自我治癒的過程,不視為心靈生病的症狀,他反倒認為這是心靈健康的證據。假如妳回顧至今的人生,產生了「不能再這樣下去」的危機意識,被不安與混亂包圍,這種心態是一個健康且自然的訊號,代表妳的人生需要變化與重新調整,妳替人生尋找新平衡的時機到了

失去自我的喪失感,同樣是必需的健康訊號——為了讓我們活出更有意義的幸福人生。就像時機到了蛇會蛻皮一般,四十歲後的我們,也要褪下積習已久的角質,展開能讓新皮膚長出來的自我探索。此刻,為了剩下的旅程,我們必須放下多年來不必揹負的包袱。

凝視一去不復返的人生上午時,妳有什麼樣的想法和心情呢?妳可能會為過得很棒的自己拍拍肩膀,說聲「辛苦了!」有些人,則可能在回望過去時,反芻令自己懊悔、遺憾的事,或是湧現懷念、惋惜的回憶。儘管和他人一樣認真生活,卻可能會有莫名的空虛感排山倒海而來;或是妳可能會哎聲嘆氣:「那時是如此美好,現在的我為什麼是這副德性?」我們明知無法挽回,卻總是忍不住反覆咀嚼過去,沉浸在悔恨之中。

可是,懷著明確的人生方向與遠大願景一路奔馳的人,究竟又有多少呢?要在人生的上午時光體驗這個世界、向這個世界學習,太過年少不懂事的我們真的做得到嗎?這並不是任何人的錯。也許,包括人生的下午在內,直到仰望夕陽的瞬間為止,所謂的人生,都是一個難度高深、學無止境的永恆謎團。此時我們能做的,不是依照程式設計繼續過著不成熟的人生,而是針對「該如何活下去」展開省察。若能豎耳傾聽自己的聲音,就能使下午減少一些悔恨,不是嗎?

問候自己過得好不好

妳曾經問自己過得好不好嗎?如同向珍貴的某個人問候「最近過得怎麼樣?還好嗎?現在幸福嗎?」問候,與能夠隨口輕鬆應答的客套話不同;問候,是停下正在進行的動作,走進內心深處,探察此時的自己正在經歷怎樣的經驗,也就是與自我靈魂展開坦誠對話的時刻。我們從小就面對無數提問,一路解題、尋求答案至今,但老實說,相較於拋出提問,我們更習於尋找問題的答案。此外,幾乎沒有捫心自問與自我回答的機會。

邁入四十歲的我們,有必要習慣與自己對話。就像與某人對話時,有說話者與聆聽者、提問者和回答者一樣,與自己對話也需要這兩種角色。但我們不是要尋找正解的提問與回答,而是需要為了探索與發現的對話。儘管最瞭解我的人是自己,但令人意外的是,很少有人會持續去了解自己,大家更關心、更好奇自己在別人眼中是怎樣。現在,將目光轉移到自己身上,先從問候過去視而不見的自己開始,循序漸進地增加與自己的對話時間吧。



上了年紀,仍然保有好奇心,這就是活得年輕的祕訣。如同對周遭的世界與人們懷有好奇心那樣,希望妳也帶著深切的愛來看待自己,以充滿好奇心的眼神提出問題並進一步探求。與好友們閒話家常時,不要以「某某人怎麼樣」的對話開頭,而是以「我」來展開對話。我們向來能以非常銳利的眼光分析、鑽研根本就不在場的知名人士、藝人或周圍某人的流言蜚語,話題素材一直是「他人」。無論是否有趣,大部分都與我的人生無關。

請去了解「我」這個人的一切,然後逐一實驗尚未驗證的全新假設吧!那麼,妳將會認識未知的自己,也能打破錯誤的自我認知。至少,妳要有決心成為最了解自己的專家。

提問,是能夠帶領妳走向美好人生的引路人。每天向自己拋出問題,將為妳提示方向,幫助妳朝向有目的、有意義的人生邁進。重點在於不停提問,好奇心本身就有存在的理由。無論是誰,只要想到永恆、生命、世界驚人奧祕,就會充滿敬畏之心。只要每天努力多理解一點其中奧祕,就已經足夠了。愛因斯坦曾說「不要失去神聖的好奇心」,他也同樣強調提問的重要性。

假如今天是生命最後一天,我會做什麼呢?我已經來到自己想待的地方了嗎?此時的我在哪裡?我想做什麼?假如要做出有別於昨天的選擇,今天會做出什麼選擇呢?現在能夠立即做到的是什麼?此刻正在做什麼?我的心正走向何處?我今天會改變什麼?會去見誰?今天的選擇對未來的人生有什麼意義?只要每天多問一點,就能多收獲一些。


河琳是個相當文靜的人,給人少女般的印象,參加時臉上始終掛著溫和微笑。初次分享時她說道:「我沒什麼欲望,也很滿足於現狀。從小我就討厭與人起衝突,總是為了維持和平而犧牲自己。婚後,我也努力居中調停,避免先生和孩子間發生衝突;看著家人和樂融融、舒適休息的模樣,使我感到幸福滿足。然而最近看到老二上國中後的一舉一動,和我就像是一個模子印出來的,我感到鬱悶難過。我多麼希望他能拿出野心去挑戰,他卻意興闌珊,一副懶散的樣子。看著那孩子,我萌生了要改變自己的念頭,假如過去的我是停滯不前、步伐緩慢的人,現在的我想要跑得快一些。」

最後一次聚會,我們讀完書正在分享時,曾說想要奔馳的河琳很高興地說起了自己的變化。「我以為過去的自己停滯不前,但寫下今天提問的答案並分享後,才發現自己早已在奔馳了。」因為做的事情稀鬆平常,所以直到現在才發現,原來自己已經逐步朝著夢想奔馳。她說,用全新視角觀看自己的同時,多了一點表現自己的勇氣,因此能夠下定決心挑戰更遠大的夢想。透過自問自答的集中式對話,能隨時獲得全新視角與深刻洞察。

假如不知道該問什麼、又該如何回答,不妨先從問候自己的安好開始,就像對待最親近要好的朋友那般。「最近過得怎麼樣?今天過得如何?幸福嗎?覺得還好嗎?」如果只是沒誠意地回答「過得很好,老樣子,喔,沒事啊」,問題就會無用武之地;一定要過得很好、很幸福的想法也必須放下。對自己坦誠一點吧,檢視自己是否有所隱瞞,假如有,就把它取出來看看。取出並認同後,妳可能會覺得維持現狀也很好;就算自己橫衝直撞,似乎什麼事都做不好,始終在原地踏步,也只要看著努力的自己,給自己一個擁抱就夠了。今天,也對辛苦的自己,露出一個溫暖的微笑吧!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女人四十,該捨棄與該開始的 擁抱妳的隨心所欲,今天也要問候自己過得好不好
여자 마흔, 버려야 할 것과 시작해야 할 것
作者:鄭教暎

 

「若年輕是恣意妄為的美麗,
那麼四十歲後的妳,可以因為真實而美麗。」
——《詩人與少年》(The Poet and The Boy)

將「空虛感」轉變為「成長契機」的心靈修剪術
獻給渴望一輩子懷抱悸動的妳!


邁入四十歲、成了某人的媽媽與妻子後,
妳是否曾湧上無以名狀的惆悵與虛脫,
內心吶喊著:「這是我想要的生活嗎?我在這裡做什麼?」

四十歲後的妳,要懂得「盡責的人生」與「美好的人生」是不同的!

有多久,妳不再常常提起自己的喜好與熱情?
過去活得那麼認真、為別人犧牲妥協,最後妳剩下什麼給自己?

鄭教暎身為心理諮商師、人母與人妻,她要用親身經歷與他人故事,告訴每一位跨入四十歲的女人:人生下半場,請掙脫熟悉的陷阱,拿出勇氣探索令自己心動的事物!

▎今天開始,當自己的心靈園藝師
修剪出屬於妳的明亮庭園

「現在開始太遲了」、「都這把年紀了,還做什麼?」、「人生有什麼了不起?不過就是經歷生老病死」、「我有什麼特別的?大家不都這樣生活嗎?」妳也常常脫口說出這些話嗎?

是時候拔除生長在內心、有如雜草一般的自我偏見了!想活出隨心所欲的成熟人生,就要修剪不必要的社會觀念,將對外的期待與對愛的渴望加以修剪,把人生的焦點回歸自己身上。內心的庭園,沒人幫忙修剪,妳必須親自打理!

✢關於心累的糾結人際——果敢地整理阻礙成長的關係
.四十歲後,強求關係會阻礙成長;整理不必要的關係,能使自己變得更輕盈。
.趁現在把耗費在干涉他人身上的能量轉到「我」身上吧。

✢關於跟了半輩子的習慣——顛覆「我就是這種人」的想法
.當嶄新的經驗到來,一個人的行動、個性、才能與喜好都會經歷變化。
.走出習慣的陷阱,過真正想要的人生,就要找到內在的光芒、潛力、強項與價值。

✢關於使人空洞化的家務事——停止去做「非做不可的事
.大部分非做不可的事,都是我們自己定義的,常常是出於下意識與習慣性的行為。
.做可以獨力完成的小事,就能夠讓日常生活換氣。

✢關於消失得無影無蹤的熱情——去一個能喚醒內在靈魂的地方,哪裡都無所謂
.提防忌諱年齡而打消念頭的心態。
.活出想要的人生,必須具備勇氣,尋找讓自己熱血沸騰的空間、地點、行為與想法。

✢關於無聊乏味的日常——將今日設計得與昨日有百分之一的不同
.把每一瞬間當成驚奇的連續,自然就不會度過與昨日相同的今日。
.創造「特別」,單純取決於自己的心態。

✢關於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幸福——活在當下、保持感謝之心
.實現生活的小確幸,或許能從珍惜日常的小地方、對生活心懷感謝之中找到解答。
.只做眼前的事,停止反省、分析過去,不去尋找根本不存在的正解。


▎人生下半場,多管自己的閒事
創造令人悸動的四十後生活!

鄭教暎說:「四十歲最大的好處是,開始做某件事之前不需要名分或正當理由。」女人四十,人生真正開始的最佳年紀,也是重新理解自己的時機。


● 女人四十,妳該「捨棄」的是——
.拔除心中名為「偏見」的雜草
.摘除社會所形塑的「四十歲」標籤
.擺脫他人賦予的角色
.停止去做「非做不可的事」

● 女人四十,妳該「開始」的是——
.善用空虛感的能量
.尋找四十歲才看得見的風景
.修改老舊的人生計畫表
.打造專屬的夢想路線圖

現在開始,每天問候自己過得好不好,邂逅被遺忘的自己吧!本書借助心理學知識,帶妳打破「中年危機」的社會偏見,指引妳在人生中場重新梳理自己、修正人生計畫與擬定未來方針。妳將能以更積極的觀點看待四十歲後的生活,帶著希望度過每一天,踏上心之所嚮的旅程。

 

 做更好的自己
 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tinny 的頭像
    tinny

    exlover tina

    tin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